
中国翻译市场今年规模将超300亿 利润空间45%
来源:
发布时间:2010-9-11 11:05: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需求将更加受人瞩目。据国家外事局统计,2005年中国翻译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10亿元。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60%),2006年将达到227亿美元,而中国翻译市场今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中国翻译市场需求正面临着急剧膨胀的趋势。
另一方面,国内的翻译行业总体还处于比较落后和分散的状态,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中国翻译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
上海译云翻译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陈 弋桃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翻译公司,而上海则聚集了不到1000家。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翻译人才缺口达90%,大部分翻译公司的翻译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
选择特许经营发展之路
不过,上海译云等翻译公司正是在翻译行业未形成产业链的情况下,嗅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并选择走品牌化经营的发展之路。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能够进行规模经营的翻译公司少之又少,翻译质量高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上海译云翻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开设一家翻译公司,门槛很低,只需要有若干名有英语证书的员工就行,运营成本也很低,大部分为人力成本。但是,如果创业者开一个翻译公司的话,则将面临不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技术上,由于机构刚建立,很多方面不完善,且缺乏经验,以及某些专业和小语种方面人才缺乏,会导致一些业务流失;业务上,这方面风险较小,但竞争的存在仍会给承接业务方面造成一些困难;经营方面,由于管理层管理经验与知识的不足,公司运行中也将会出现不少问题。
于是,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翻译公司,译云公司针对目前中国翻译公司普遍规模小、作坊式运做的特点,创造性地将商业特许经营理念引入翻译产业,不仅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领域,同时也带动了不少翻译公司开始以特许经营模式拓展市场,推动了我国翻译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优质高效赢来利润丰厚
去年年初,沪上知名的某家翻译公司接到一个大单:为陕西某钢铁公司承包的加利福尼亚跨海大桥翻译相关资料。据了解,陕西某钢铁公司承包了该项目的主标段工程,而其自身翻译力量有限,因此,还有大量的材料需要社会上的翻译公司承接。据估计,这笔翻译业务的产值在二三百万元人民币左右。该翻译公司承包了外包工程的三分之一,产值接近100万元。据了解,这一项目就为公司带来了30万元的纯利润。
近两年来,类似这样的大单子在上海时有出现。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建造磁浮的过程中,确实有非常多的资料需要翻译,而公司本身不可能完成这样规模的翻译,因此,势必有一部分要外包给社会上的多家翻译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大多数翻译公司的门脸并不大,关键在于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有规范化的运作流程,从而充分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翻译服务,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拥有固定客户群,拿到固定的业务量。据了解,目前译云翻译公司每一个语种平均每天就有2-4万字的笔译业务,按150元/千字(英译中)计算,每月约有90000-180000元的毛收入。扣除员工工资及各自业务额30%的提成,房租、电话费、营业税、设备折旧费等,每月保证有35-45%的利润空间。另外,如果客户急需稿件需付30-100%的加急费。对于特别冷门的专业翻译要加收30-100%的费用。
另一方面,国内的翻译行业总体还处于比较落后和分散的状态,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中国翻译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
上海译云翻译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陈 弋桃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有3000多家翻译公司,而上海则聚集了不到1000家。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翻译人才缺口达90%,大部分翻译公司的翻译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
选择特许经营发展之路
不过,上海译云等翻译公司正是在翻译行业未形成产业链的情况下,嗅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并选择走品牌化经营的发展之路。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能够进行规模经营的翻译公司少之又少,翻译质量高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上海译云翻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开设一家翻译公司,门槛很低,只需要有若干名有英语证书的员工就行,运营成本也很低,大部分为人力成本。但是,如果创业者开一个翻译公司的话,则将面临不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技术上,由于机构刚建立,很多方面不完善,且缺乏经验,以及某些专业和小语种方面人才缺乏,会导致一些业务流失;业务上,这方面风险较小,但竞争的存在仍会给承接业务方面造成一些困难;经营方面,由于管理层管理经验与知识的不足,公司运行中也将会出现不少问题。
于是,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翻译公司,译云公司针对目前中国翻译公司普遍规模小、作坊式运做的特点,创造性地将商业特许经营理念引入翻译产业,不仅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领域,同时也带动了不少翻译公司开始以特许经营模式拓展市场,推动了我国翻译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优质高效赢来利润丰厚
去年年初,沪上知名的某家翻译公司接到一个大单:为陕西某钢铁公司承包的加利福尼亚跨海大桥翻译相关资料。据了解,陕西某钢铁公司承包了该项目的主标段工程,而其自身翻译力量有限,因此,还有大量的材料需要社会上的翻译公司承接。据估计,这笔翻译业务的产值在二三百万元人民币左右。该翻译公司承包了外包工程的三分之一,产值接近100万元。据了解,这一项目就为公司带来了30万元的纯利润。
近两年来,类似这样的大单子在上海时有出现。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建造磁浮的过程中,确实有非常多的资料需要翻译,而公司本身不可能完成这样规模的翻译,因此,势必有一部分要外包给社会上的多家翻译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大多数翻译公司的门脸并不大,关键在于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有规范化的运作流程,从而充分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翻译服务,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拥有固定客户群,拿到固定的业务量。据了解,目前译云翻译公司每一个语种平均每天就有2-4万字的笔译业务,按150元/千字(英译中)计算,每月约有90000-180000元的毛收入。扣除员工工资及各自业务额30%的提成,房租、电话费、营业税、设备折旧费等,每月保证有35-45%的利润空间。另外,如果客户急需稿件需付30-100%的加急费。对于特别冷门的专业翻译要加收30-100%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