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翻译公司谈另一类翻译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1 16:12:57
前两天看完《碧波女贼》(Bandits)后,始终搞不明白这个译名与电影本身有什么关联,“女贼”也还罢了,“碧波”又是什么意思呢?后来仔细看封面发现原来“碧”字的右下角还有一个小标注“Big”,这才明白是“Big波
”的意思,果然典型的香港式文化产物,如同时下流行的广告术语“做女人挺好”、“不要让男人一手掌握”之类有异曲同工之妙。类似这种双关语式的译名还有97年的《一“举”成名》(Boogie
Night),
不知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港台为西片所作配的字幕算不算是一种学问,国内的专业翻译肯定对此看不上眼,不过我倒认为这种香港式字幕译文蛮有学问,至少很有趣味,因为它反映了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相比而言,我并不喜欢国内那种太过正统的翻译。
比如《碧波女贼》中四位逃狱女犯因共同的爱好组成一支摇滚乐队,在谈到她们都喜欢的一支乐队的歌时,其中一位女子竟然说出“我爱死他们那首《小李飞刀》”的话来。试想如果正常翻译为某支中国人并不熟悉的歌曲名,肯定不如这样的翻译更形象而准确地表达出那支乐队的知名度和那首歌曲的流行程度。
一些中国的传统俗语也时常出现在字幕中,象“你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拉”之类。在《 007黄金眼》中,当邦德与邂逅邦女郎时,女郎介绍自己叫“莎妮托冈”,007立刻面带迷人的微笑反问“莎妮脱光?”
想必原文应该是一个很好笑的西方国家的典故,但直译过来显然就无法让观众感觉到007那种随处挥洒的风流习性。
记得95年的《肥佬教授》中一群减肥俱乐部中的肥胖一族们相互调侃:“你看吴君如,本来挺好看的,非要减肥,现在瘦成骨”,“就是,我看袁咏仪就太瘦了,还是胖点好啊”。当台上那位脱口秀拿埃迪墨菲当笑料时,埃迪回敬“KAO
,你还以为你是周星弛啊?”
最动人的一段字幕出现在《新小妇人》中,四姐妹隔着窗户偷偷注视着楼下的邻家大男孩,悄声议论着:“你看他象不象金庸笔下的那个杨过?”
当然这种港式翻译也要很烂的时候,97年那部OSCAR名片《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 ts)居然被翻译成《猫屎先生》;伍迪艾伦95年的名作《午夜的女神》(Mighty
Aphodite)也惨被台湾译为《非强力春药》,可惜港译名也好不到哪去,叫什么《无敌爱美神》,简直妙名奇妙。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朝朝有话儿》(Pravite
Parts)和《都是保险套惹的祸》(JudanGame)。
”的意思,果然典型的香港式文化产物,如同时下流行的广告术语“做女人挺好”、“不要让男人一手掌握”之类有异曲同工之妙。类似这种双关语式的译名还有97年的《一“举”成名》(Boogie
Night),
不知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港台为西片所作配的字幕算不算是一种学问,国内的专业翻译肯定对此看不上眼,不过我倒认为这种香港式字幕译文蛮有学问,至少很有趣味,因为它反映了一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相比而言,我并不喜欢国内那种太过正统的翻译。
比如《碧波女贼》中四位逃狱女犯因共同的爱好组成一支摇滚乐队,在谈到她们都喜欢的一支乐队的歌时,其中一位女子竟然说出“我爱死他们那首《小李飞刀》”的话来。试想如果正常翻译为某支中国人并不熟悉的歌曲名,肯定不如这样的翻译更形象而准确地表达出那支乐队的知名度和那首歌曲的流行程度。
一些中国的传统俗语也时常出现在字幕中,象“你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拉”之类。在《 007黄金眼》中,当邦德与邂逅邦女郎时,女郎介绍自己叫“莎妮托冈”,007立刻面带迷人的微笑反问“莎妮脱光?”
想必原文应该是一个很好笑的西方国家的典故,但直译过来显然就无法让观众感觉到007那种随处挥洒的风流习性。
记得95年的《肥佬教授》中一群减肥俱乐部中的肥胖一族们相互调侃:“你看吴君如,本来挺好看的,非要减肥,现在瘦成骨”,“就是,我看袁咏仪就太瘦了,还是胖点好啊”。当台上那位脱口秀拿埃迪墨菲当笑料时,埃迪回敬“KAO
,你还以为你是周星弛啊?”
最动人的一段字幕出现在《新小妇人》中,四姐妹隔着窗户偷偷注视着楼下的邻家大男孩,悄声议论着:“你看他象不象金庸笔下的那个杨过?”
当然这种港式翻译也要很烂的时候,97年那部OSCAR名片《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 ts)居然被翻译成《猫屎先生》;伍迪艾伦95年的名作《午夜的女神》(Mighty
Aphodite)也惨被台湾译为《非强力春药》,可惜港译名也好不到哪去,叫什么《无敌爱美神》,简直妙名奇妙。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朝朝有话儿》(Pravite
Parts)和《都是保险套惹的祸》(JudanGame)。